瑤族有自己的語言,瑤語屬漢藏語系瑤語族瑤語支,但情況比較復雜,一半以上的人說“勉”話,屬苗瑤語族瑤語支;有五分之二的人說“布努”語,屬苗語支;廣西地區有的說“拉珈”語,屬壯侗語族。多通漢語、壯語,無本民族文字,一般通用漢文。 瑤族的口頭文學極為豐富。瑤族的神話故事傳說很多,如關于人類的起源和祖先來源的傳說就有 《盤古開天地》、《盤王》等。瑤族是愛歌的民族,能編善唱,以歌來傳頌本民族的悠久歷史,反映他們的生活。瑤族最著名的是《盤王歌》和《密洛陀》,被稱為瑤族史詩。瑤族人民常 以歌舞反映他們的生產斗爭、階級斗爭及各種活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長鼓舞》和《銅鼓舞》。 服飾美麗也是瑤族文化的最大特點之一。瑤族的紡織印染早為史籍記載。宋代,“瑤斑布”就頗有名氣.瑤族的挑花、刺繡也是自古有名,史籍也多有記載。他們的五色衣服、斑衣花裙,多是靠挑花刺繡制成的。歷史上,瑤族曾有“花衣斑斕”的記載。現在,遇到什么節日或喜慶活動,他們就會穿起自己最漂亮的花衣,參加各種活動。 在漫良的歲月里,瑤族豐富多采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桃花、刺繡、印染、編織藝術品,就象一股股從山間流出來的清泉,隨著生活、伴隨著歷史,迂回婉蜒,源遠流長。 傳統的編織亦是瑤族獨特的手工藝。南嶺山豐富的資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這就為瑤族編織手工業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竹子、青藤及各種木料都是編織的上好材科。瑤族人民因地制宜,用這些材料編織什器、藤器、木器等。瑤族民間非常擅長編織竹器,常見的織品有竹筐、竹簍、竹籮、竹籃、竹笆等。云南廣南地區的瑤族編織一種精巧美觀的竹哭,是當地瑤族婦女必備的一種裝飾品。此外,各地瑤族民間還編織小鼎籮、小蔑籃、小差盒之類工藝品,它們小巧玲瓏,精致雅觀,既是用品,又能佩飾,深受其他民族群眾的歡迎。此外,谷墊、竹席也是瑤族廣泛使用的編織物品。
景區票價:
黔南
景區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