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博物館
24436views
中國革命軍事博物館Military Museum 位于北京市復興路9號,是我國唯一的大型綜合性軍事博物館,由古代戰爭館、近代戰爭館、“北伐戰爭”、土地革命戰爭館、抗日戰爭館、全國解放戰爭和兵器館組成。藏有6000余件珍貴的文獻、實物、照片、圖表和模型。這里展示從古代戰爭經近代戰爭到現代戰爭的發展階段和不同特點,是兵器縱覽和兵器知識的總匯,從刀槍劍戟到現代各種精良的槍械,從木牛流馬到各種坦克戰車,從木船到各式艦艇,從飛鴿傳信到火箭上天和衛星轉播,從鞭炮地雷炸彈到戰略核武器。還展示幾千年來炎黃子孫反抗侵略和壓迫,為爭取生存權利、人民民主和民族獨立而進行的英勇斗爭的歷史,謳歌中國歷代的戰斗英雄和杰出的軍事家,展示人民軍隊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光輝歷程,贊頌他們感天地泣鬼神的蓋世功勛。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是中國第一個綜合性軍事歷史博物館,位于北京市復興路。1958年10月興建。1959年7月建成。1960年8月1日正式開放。
該館建筑具有中國民族特色,主樓中央7層,兩側4層,樓頂塔座上托著直徑6米的巨大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徽。館址占地面積約8萬平方米。建筑面積約6萬平方米,陳列面積約4.2萬平方米。
軍事博物館共收藏中國古代、近代、現代軍事歷史文物12萬余件。其中有春秋時期薛師戈、東漢時期匈奴鐵劍、元至正十一年(1351)火銃、鴉片戰爭中設于虎門威遠炮臺的鐵炮、左宗棠的印章、北洋水師鎮遠艦的鐵錨、黃埔軍校第一期同學錄、毛澤東、周恩來使用的望遠鏡、朱德南昌起義時使用的手槍、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鋼英瀘定橋鐵索、張學良贈宋哲元的指揮刀、侵華日軍總司令岡村寧次在投降簽字時呈交給中國政府的指揮刀、《重慶號》軍艦的銅鑄艦名、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時受檢閱的飛機和坦克、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最早的教練機、中國人民志愿軍空軍英雄王海駕駛的飛機、徐廷澤等由臺灣飛返大陸的飛機等許多珍貴文物。此外,軍博藏有歷史照片4.5萬張,圖書資料6.7萬件,藝術作品4500件。
每周二至周日的8:30至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