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
2007views
大山生態旅游區:國家2A級景區,“全國先進綠化千佳村”,“長江中下游地區低丘灘地綜合治理與開發項目點”“中國森林生態網絡工程體系建設樅陽點與示范基地”,位于樅陽縣周潭鎮境內,合銅黃高速公路穿境而過,交通十分便捷。距樅陽50公里,距安慶30公里,距合肥150公里。
周潭鎮歷史悠久,人杰地靈,素以“崇文尚武”聞名于世,歷史上享譽海內的“東鄉武術”,其發源地就位于本鎮,號稱“打不過東鄉”。新中國成立后,特別是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練拳習武”已成為村民個強身健體之用,但“崇文尚讀”之風日趨漸濃,鎮內英才輩出。
周潭鎮山清水秀,景點諸多。近幾年來,山場全部綠化,景色迷人。同時,這里名勝古跡、人文景觀甚多。其中有“牛山牧笛”、“月山揚帆”、“楓湖夜渡”、“枕流曉鐘”、“蛟塘垂釣”、“楓林夕照”、“平湖落雁”、“回顧漁燈”等八處被稱為“老楓沙湖八景”,有“望華庵”、“廟潭”、“桃花嶺”、“龍頭”、“戴帽石”、“獨腳鷹”、“仙人插掌”、“黃毛尖”、“烏龍蛟”、“鷂石山”、“麻姑山”、“蜜蜂洞”、“大小煙窿”等自然景觀。“八角亭”、“湯家墩遺址”兩處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小鬼下油鍋”、“仙女散花”、“烏龜攆鱉”等30余處民間傳說;還有著名抗日愛國將領戴安瀾將軍讀書處和周大璋墓地等。每個景點各具特色。令游人目不瑕接,流連忘返。
幾年來,大山村已建成為“鳥語花香、溪水潺潺、碩果累累、四季常青”的生態村。該村背靠一座海撥500米的發洪山,山頂上有一座300多年歷史的龍王廟,古色古香,別具一格。從發洪山走1華里就到了天然奇觀——海燕洞。洞門前云梯登月,洞邊有瀑布高數丈,狀如水簾,穿瀑進洞,海燕亂飛,奇景萬千。洞內大洞套小洞,洞洞相連,最大的洞可容納200多人。洞外遠處“金雞報曉”、“海船撐倒”等景點,這一帶峰巒迭嶂,石怪巖奇,素有“不是黃山,勝似黃山”之美稱。同時,在海燕洞附近,有一座庫容量16萬立方米的“大山水庫”,“高峽出平湖”在這里成為現實。
楓沙湖:東西長20公里,南北5公里,窄處幾百米。湖面奇景萬千,當下午4時左右,漁民打漁歸來,在付家咀和王家咀之間的港灣處,朝湖中觀望,看到牛頭山伸出一道白色霧柱,橫穿楓沙湖湖心,直通無為縣境的湖崖邊,白色霧柱不粗,存在不多時就自然消失。若站在楓沙湖北崖的山腳下,隱約見龍王咀湖水映照,金光閃閃。蕩舟月形山東部湖面上,放眼遠眺,銅陵市容貌、皖江第一橋——銅陵大橋就在眼前,楓沙湖水清澈見底,湖底水草擺動,魚兒游來游去,清晰可見,令人心曠神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