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健古戲樓
1788views
天柱山西北面的龍潭鄉萬澗村,群山環繞,蒼松翠竹,溪流飛瀑,相映成趣,環境幽雅。該村楊氏宗祠內,有座古樸典雅的古戲樓,人們稱之為“萬澗古戲樓”。它好似鑲嵌在天柱山峰嶺幽谷間的璀燦明珠。古戲樓始建于清乾隆初年。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民國三年(公元1914年)兩次重修。今臺上除部分木雕及畫枋在文化大革命中被破壞外,整個戲臺尚好。是我縣唯一保存完好的古戲樓,現仍以常接待文藝團體演出。
戲樓系楊氏宗祠的一部分。楊氏宗祠為三廳兩廂,總面積為6千平方米。古戲樓位于前廳,離地面2.8米。中為正臺,左右為副臺。正臺寬5.5米,臺深6米,空間高約為3米,臺口有雕花欄桿,面積33平方米。正臺側正中有兩扇雕花木門,木門兩側各有一圓形洞門,分別供出場和下場用。兩邊的副臺各40平方米,可供樂隊伴奏、演員化妝、更衣等用。樓下正中為大門通道,兩邊有廂房,可供藝人住宿。戲樓面朝大廳,臺前為天井,兩側建有看樓可容納觀眾800余人。
戲樓屬亭閣式全木結構,飛檐翹角,古樸典雅。臺頂木制藻井,繪以花紋。臺前楹柱、橫梁、枋板、欄桿、天花、后臺木門上均有彩繪雕該。圖案有鯉魚、龍鳳、花鳥、禽獸等,栩栩如生。 戲樓是該地唯一的娛樂場所,自始建竣工起,曾接待過徽調、高腔、彈腔、京劇、黃梅戲等班社和文藝表演團體演出。道光九年(公元1829年)、民國三年(公元1914年)重修楊氏宗譜時以及每年民間重大節日,曾請安慶等地名班唱大戲,據傳程長庚家班“四箴堂”班在程祥桂的帶領下曾到此演出過。現戲樓枋板上墨跡猶存。一些班社演出的劇目及演員姓名依稀可辨。
該樓是眾所周知的徽班故里、黃梅戲之鄉——潛山縣歷史文化的見證。1990年潛山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安徽電視臺、中央電視臺近年來多次來此拍攝專題片。
萬健古戲樓相關線路
景區資訊
熱點資訊
12月11日-12日,由中國旅游研究院和中國旅游協會主辦,以“政策促進、產業創新與旅游復蘇”為主題的2022中國旅游集團化發展論壇在北京和上海舉行。論壇期間正式發布《中國旅游集團化發展報告(2022)》,同時公布了...
Read more
日前,中國旅行社協會發布第五屆中國旅行社協會行業榜單,華僑城旗下華僑城旅行社再次入選“旅行社品牌20強”,并榮獲“優質療休養服務企業”獎項,企業綜合實力再獲行業認可。.“中國旅行社協會行業榜單”是中國旅...
Read more
12月11日-12日,由中國旅游研究院和中國旅游協會主辦,以“繁榮與重構”為主題的2023中國旅游集團化發展論壇在上海召開。論壇發布了“2023中國旅游集團20強”榜單,華僑城集團再次上榜,連續15年位居前列。▲2023中...
Read more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旅游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充分肯定改革開放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旅游工作取得的顯著成績,旅游業日益成為新興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和具有顯著時代特征的民生產業、幸福產業,同時指出“新時代新征程,...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