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公祠
4681views
米公祠,原名寶晉齋,位于無為縣城內,為北宋著名書畫家米芾知無為軍時所建。米芾(1051-1107年)字元章,祖籍由山西太原遷居湖北襄陽,人稱“米襄陽”。北宋崇寧三年至大觀元年(1104-1107年),米芾知軍無為。他為官清廉,勤政愛民,時人感其德政,在他離任去世后,于米公軍邸的舊址米公祠以示紀念。米芾崇尚晉人書法,“寶晉升齋”是他得到晉王羲之《王略帖》、謝安《八月五日帖》、王獻之《十二日帖》墨跡后自題的書齋名。時值北宋崇寧三年(1104年),他將3種法帖摹刻上石,并于“寶晉齋”前掘池建軍亭,即墨池、投硯亭。他公余之暇在此讀書揮毫,還在公署西側立一形如老翁之石,每天抱笏揖拜,時人以為怪癖,故稱此石為“拜石”。原齋毀于兵火,后多次重建,光緒丁丑知縣王峻,建米公祠3楹,門居中,于池之左右蓋耳房3間,環池循勢壘假山,并搜集米公遺刻“墨池”、“畫菜”2碑和其它石刻入祠內。米芾當年所藏碑刻早已毀失。現米公祠內收藏的晉唐以下歷代名家碑刻不容緩150余方,主要是清朝末期任江蘇按察的劉秉璋攜帶至無為。建國前碑刻散置于其在無城的私宅中,1950年,全部移入米公祠,妥善保存。米公祠碑帖刻石十分珍貴,大多出自名家之手,且內容翔實,主要紀述了歷代維修情況和經過,是考察米公祠興衰的寶貴資料,近年來,無為縣文物管理所對碑刻進行整理編撰,第一半卷“寶晉齋碑帖選”,已由安徽美術出版社發行,其它各卷也在著手準備陸續出版。米公祠是全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以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享譽國內外,尤其在東南亞、日本等國較有影響,每年吸引眾多的游客前來尋訪,目前有關部門準備對其修復擴建,以充分利用米公祠獨有的人文價值,豐富城市的文化內涵。
米公祠相關線路
景區資訊
熱點資訊
12月11日-12日,由中國旅游研究院和中國旅游協會主辦,以“政策促進、產業創新與旅游復蘇”為主題的2022中國旅游集團化發展論壇在北京和上海舉行。論壇期間正式發布《中國旅游集團化發展報告(2022)》,同時公布了...
Read more
日前,中國旅行社協會發布第五屆中國旅行社協會行業榜單,華僑城旗下華僑城旅行社再次入選“旅行社品牌20強”,并榮獲“優質療休養服務企業”獎項,企業綜合實力再獲行業認可。.“中國旅行社協會行業榜單”是中國旅...
Read more
12月11日-12日,由中國旅游研究院和中國旅游協會主辦,以“繁榮與重構”為主題的2023中國旅游集團化發展論壇在上海召開。論壇發布了“2023中國旅游集團20強”榜單,華僑城集團再次上榜,連續15年位居前列。▲2023中...
Read more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旅游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充分肯定改革開放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旅游工作取得的顯著成績,旅游業日益成為新興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和具有顯著時代特征的民生產業、幸福產業,同時指出“新時代新征程,...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