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詔洞
2502views
焦山原建有焦公祠,內有焦公塑像。清順治十年(1653),和尚興上將焦公像移置三詔洞中,焦公祠改為伽藍殿。后倒塌未修復。三詔洞在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中秋,由焦光的后代焦爾昌重新整修,洞中有一尊石刻像,服式為深衣大帶,兩旁站立兩個童子(“文革”中被毀)。現洞內焦光像是1979年8月塑成。身著隱士服,腳穿草鞋,右手執書卷,儀態大方。形象生動。
相傳東漢末年,學士焦光,不愿做官,避亂流寓鎮江,隱居在此。他學問高深,精通醫術,經常在山上采藥為周圍漁民治病。每天在山上砍柴,靠賣柴度日,自食其力,生活十分清貧。漢獻帝劉協聞其高名,曾三下詔書請焦光出山做官,他都拒不應詔,世稱“三詔不起”,故名三詔洞。據傳,皇帝第一次來詔書時,焦光煎湯熬藥,以妻子患病為由,加以推諉;第二次,借邀友出門遠游而回避;第三次,焦光躺在床上,以自己年邁多病而拒詔。后人為了紀念他,改當時山名樵山為焦山。
7:15---18:30
三詔洞相關線路
景區資訊
熱點資訊
12月11日-12日,由中國旅游研究院和中國旅游協會主辦,以“政策促進、產業創新與旅游復蘇”為主題的2022中國旅游集團化發展論壇在北京和上海舉行。論壇期間正式發布《中國旅游集團化發展報告(2022)》,同時公布了...
Read more
日前,中國旅行社協會發布第五屆中國旅行社協會行業榜單,華僑城旗下華僑城旅行社再次入選“旅行社品牌20強”,并榮獲“優質療休養服務企業”獎項,企業綜合實力再獲行業認可。.“中國旅行社協會行業榜單”是中國旅...
Read more
12月11日-12日,由中國旅游研究院和中國旅游協會主辦,以“繁榮與重構”為主題的2023中國旅游集團化發展論壇在上海召開。論壇發布了“2023中國旅游集團20強”榜單,華僑城集團再次上榜,連續15年位居前列。▲2023中...
Read more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旅游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充分肯定改革開放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旅游工作取得的顯著成績,旅游業日益成為新興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和具有顯著時代特征的民生產業、幸福產業,同時指出“新時代新征程,...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