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岫庵
5191views
云岫庵,位于浙江嘉興市鷹窠頂山腰,海拔150米,庵名出自東晉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中的詩句:“云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秉c出了庵的雅致幽靜。
云岫庵始建于北宋建隆年間(960-962)。庵建成后供奉觀音。一千多年來,云岫庵曾五廢五興,明朝中葉為鼎盛時期,當時普陀山屢遭倭寇騷亂,曾有僧尼來此避難。民間傳說,觀世音菩薩的道場在普陀,因香火旺盛,日夜難以安寧,聽從龍女獻計于晚上跨海來此休息,后走漏消息,善男信女聞風而至,故有“夜普陀”之稱。到了清咸豐年間,庵內大部分建筑毀于兵火。1983年縣政府重修云岫庵。1993年省宗教事務局正式批準云岫庵為宗教活動場所。
云岫庵依山而筑,橫向布局,中為殿堂區,左為游覽區,右為生活區。在中軸線上,我們可以看到刻有“海上名山”的照壁,進山門有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題寫的 “云岫庵”匾額,門前有一明代銀杏,高達20米。進門過鼎爐后依次為天王殿、觀音殿和藏經閣。庵內有一雪竇泉,滴水成池,泉水清澈甘甜,終年不竭。觀音殿兩側配殿內供有觀音菩薩三十二化身和三十二應身像,配殿內有一“魚洗”銅盆。
東院是游覽區,院內花木扶疏,中間一口放生池,四周有古戲臺、紫藤棚、石桌、石凳和孫中山先生規劃的“東方大港勘測標記”陳列。隔墻東望,有一小成就塔,意為建設小有成就。古戲臺于1990年從它處移來,高七米,四角高翹,造型優美,戲臺屋脊堆塑著龍、獅、象、虎等脊獸,頂為雞籠頂,由100多快雕花板拼接而成,前面柱子上雕有“長坂坡”、“望江亭”等戲劇場景,有生旦凈末各式人物56人,栩栩如生。西院是生活區,有茶室、食堂、廚房、招待所等,茶室前有一“鳥還亭”,與庵名相呼應,亭內有一對聯:“遠眺東西兩浙,俯看南北雙湖。”云岫庵已成為南北湖風景區的一個重要旅游景點。
暫無
云岫庵相關線路
景區資訊
熱點資訊
12月11日-12日,由中國旅游研究院和中國旅游協會主辦,以“政策促進、產業創新與旅游復蘇”為主題的2022中國旅游集團化發展論壇在北京和上海舉行。論壇期間正式發布《中國旅游集團化發展報告(2022)》,同時公布了...
Read more
日前,中國旅行社協會發布第五屆中國旅行社協會行業榜單,華僑城旗下華僑城旅行社再次入選“旅行社品牌20強”,并榮獲“優質療休養服務企業”獎項,企業綜合實力再獲行業認可。.“中國旅行社協會行業榜單”是中國旅...
Read more
12月11日-12日,由中國旅游研究院和中國旅游協會主辦,以“繁榮與重構”為主題的2023中國旅游集團化發展論壇在上海召開。論壇發布了“2023中國旅游集團20強”榜單,華僑城集團再次上榜,連續15年位居前列?!?023中...
Read more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旅游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充分肯定改革開放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旅游工作取得的顯著成績,旅游業日益成為新興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和具有顯著時代特征的民生產業、幸福產業,同時指出“新時代新征程,...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