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公橋
2033views
在湖州北門苕(上雨下言)兩溪匯流處,明尚書潘季馴(1521――1595)所建,故名“潘公橋”。潘季馴系烏程人(其故里為今湖州環渚張槐溪村),明代著名水利專家。萬歷十二年(1584)貶官回鄉,見苕(同上)兩溪匯流處水勢湍急,民渡艱難,其父潘尚(號僦庵)亦有在苕(同上)匯合之處建橋之意,但未實現。為繼承父志,遂捐銀2500兩,發起建橋,其間,潘躬親其事。萬歷十三年始建,十八年竣工,歷時5年。清道光二十年(1840)重建時為增加泄水量,改5孔石木梁橋為3孔石拱橋。該橋長57.5米,寬6.6米,尚9 .5米,主孔凈跨15.5米,拱矢高8米,南北孔凈跨9.3米,拱矢高5米,拱卷石采用縱聯分節并列砌置法,上下踏步各有50級。1984年8月,湖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潘公橋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全天
潘公橋相關線路
景區資訊
熱點資訊
12月11日-12日,由中國旅游研究院和中國旅游協會主辦,以“政策促進、產業創新與旅游復蘇”為主題的2022中國旅游集團化發展論壇在北京和上海舉行。論壇期間正式發布《中國旅游集團化發展報告(2022)》,同時公布了...
Read more
日前,中國旅行社協會發布第五屆中國旅行社協會行業榜單,華僑城旗下華僑城旅行社再次入選“旅行社品牌20強”,并榮獲“優質療休養服務企業”獎項,企業綜合實力再獲行業認可。.“中國旅行社協會行業榜單”是中國旅...
Read more
12月11日-12日,由中國旅游研究院和中國旅游協會主辦,以“繁榮與重構”為主題的2023中國旅游集團化發展論壇在上海召開。論壇發布了“2023中國旅游集團20強”榜單,華僑城集團再次上榜,連續15年位居前列。▲2023中...
Read more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旅游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充分肯定改革開放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旅游工作取得的顯著成績,旅游業日益成為新興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和具有顯著時代特征的民生產業、幸福產業,同時指出“新時代新征程,...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