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廟
2162views
黑龍廟位于山西臨縣南端湫水河入口處的磧口鎮臥虎山。為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據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增修鐘鼓樓碑記載:廟創建于明代。雍正年間增建樂樓。道光年間重修正殿和東西耳殿。廟宇規模壯闊,昭然入目。
黑龍廟座東北向西南,依山傍水。中軸線上,首先是山門,由三道石拱門洞組成。門前是一座面闊三間的門庭。門庭上又蓋一座歇山頂門樓,兩層建筑全憑8根大木柱支撐。緊挨門樓又建倒座樂樓(戲臺)。前后建筑連為一體。樂樓為歐山頂,琉璃瓦剪邊,十分美觀大方。樂樓左右是十字歇山頂式的鐘鼓樓,規模不大,卻小巧玲瓏,別具風格。
正殿面闊三間,進深兩間,硬山頂,內供黑龍大王。左右兩耳殿分別供奉河伯、財神,其余倉官、金龍、廟童各得其所。此外東西配殿、看臺、廊房共22間。
黑龍廟創建三百余年來,幾經修繕,使整體建筑嚴謹合理,左右對稱,奇偉壯觀。仰觀廟宇疊于石崖之險,雕梁畫棟,古樸典雅,無不使人悅目賞心。倚廟廊俯而環視,只見黃河滔滔,批水潺潺,古老的磧口鎮盡收眼底。這山、水、鎮、廟在黃河巍谷之間相映成趣,故秦晉兩省遐邇聞名。樂樓的音響效果更為奇特,不用擴音設備,萬人看戲,聲音清脆,乃至響徹數里,故有“黃濤共鳴,湫水助唱”之說。所以每逢古會隆節,秦晉兩省四鄉群眾不畏陡峭山路,觀光游覽者絡繹不絕。
廟內現存石碑4通,其中道光癸卯重修黑龍廟碑為永寧州知州王繼賢撰書。山門上鑲嵌兩副石刻對聯“物阜民熙小都會,河聲岳色大文章”,為郡人崔炳文于道光癸卯仲春撰書。另一副“山河碥帶人文聚,風雨祥甘物氣和”為永寧州知州王繼賢乙巳年撰書。王繼賢不僅文彩俊逸,而且書法造詣頗深,名重京師。時高 麗國屢派使者求書“健美陵煙”四字,王毅然成書,使者滿意而歸。清帝為此賞其紋銀四千兩,人們贊頌“一字值千金”。
1988年和1990年,由省文物局資助和群眾集資,對黑龍廟進行過兩次修繕,保護較好。
早8:00~晚18:00
黑龍廟相關線路
景區資訊
熱點資訊
12月11日-12日,由中國旅游研究院和中國旅游協會主辦,以“政策促進、產業創新與旅游復蘇”為主題的2022中國旅游集團化發展論壇在北京和上海舉行。論壇期間正式發布《中國旅游集團化發展報告(2022)》,同時公布了...
Read more
日前,中國旅行社協會發布第五屆中國旅行社協會行業榜單,華僑城旗下華僑城旅行社再次入選“旅行社品牌20強”,并榮獲“優質療休養服務企業”獎項,企業綜合實力再獲行業認可。.“中國旅行社協會行業榜單”是中國旅...
Read more
12月11日-12日,由中國旅游研究院和中國旅游協會主辦,以“繁榮與重構”為主題的2023中國旅游集團化發展論壇在上海召開。論壇發布了“2023中國旅游集團20強”榜單,華僑城集團再次上榜,連續15年位居前列。▲2023中...
Read more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旅游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充分肯定改革開放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旅游工作取得的顯著成績,旅游業日益成為新興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和具有顯著時代特征的民生產業、幸福產業,同時指出“新時代新征程,...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