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宮
2163views
新會學宮在會城公園路東側。原為祀奉中國古代思想家孔子的廟宇,稱“學宮”,又稱“孔廟”。始建于北宋慶歷4年間(1044年),是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新會學宮是一排具有中國古代色彩的建筑群,堪稱嶺南古建筑的珍品,工藝高超,規模宏偉,占地面積9300平方米。分前、中、后三座,前座為戟門,中座為大成殿,后座原是尊經閣,現為博物館。戟門連接兩廡,環抱著大成殿。大成殿是一座高大建筑物,兩層飛檐,紅墻黃瓦,丹楹朱桷,畫棟雕梁,工藝精湛,由寬闊高大的臺基承托,瑰麗堂皇。戟門之前有半月池——泮池。池上有一拱形石橋,雕琢精細。池前有欞星門,是一座石碑坊,六柱三門,門上紅石橫眉,圖案精巧,是古代藝術精品。這里依山傍溪,環境優美,左邊有風景秀麗的馬山,右邊有人民游泳池,背后有動物公園等,是當地群眾最向往的一個地方。
學宮自宋朝建成后,至元朝曾一度毀于兵災,只存欞星門的六條石柱,直至明朝洪武三年(1370年)才重建。此后在明、清兩代也曾屢毀屢建。清雍正、乾隆兩代曾進行大規模擴建,形成軸線式布局。日寇侵占會城時,學宮遭嚴重破壞,除大成殿和欞星門幸存外,其余均被日寇所毀。1956年,縣人民政府撥款重修,先后用作“農業展覽館”、“新會縣會議招待所”及“文化展覽館”。1959年1月,郭沫若副委員長視察新會,曾到此賦詩一首:
新會已成新社會,機關干部學工農;
圭峰綠化池魚碩,產品敷陳在泮宮。
學宮相關線路
景區資訊
熱點資訊
12月11日-12日,由中國旅游研究院和中國旅游協會主辦,以“政策促進、產業創新與旅游復蘇”為主題的2022中國旅游集團化發展論壇在北京和上海舉行。論壇期間正式發布《中國旅游集團化發展報告(2022)》,同時公布了...
Read more
日前,中國旅行社協會發布第五屆中國旅行社協會行業榜單,華僑城旗下華僑城旅行社再次入選“旅行社品牌20強”,并榮獲“優質療休養服務企業”獎項,企業綜合實力再獲行業認可。.“中國旅行社協會行業榜單”是中國旅...
Read more
12月11日-12日,由中國旅游研究院和中國旅游協會主辦,以“繁榮與重構”為主題的2023中國旅游集團化發展論壇在上海召開。論壇發布了“2023中國旅游集團20強”榜單,華僑城集團再次上榜,連續15年位居前列?!?023中...
Read more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旅游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充分肯定改革開放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旅游工作取得的顯著成績,旅游業日益成為新興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和具有顯著時代特征的民生產業、幸福產業,同時指出“新時代新征程,...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