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橋風雨樓
2125views
虹橋風雨樓與民族一條街豎橫交錯,互為輝映,構成了古城市井風俗畫面的,便是虹橋風雨樓。虹橋臥于沱江之上,風雨樓以它的壯觀和俊美拔然而起,這其實就成了一道重疊的風景,這道風景,由下而上,由古而今穿越著六百多年的歷史。這座橋始建于明洪武初年,頗信風水的鳳凰人都說,這座橋斬斷的是一條龍頸,令一條巨龍身首異處。怪只怪那位和尚出生的安徽小子朱元璋,聽信一位從昆侖山開始追索一支龍脈,經云貴高原來到五寨司城的陰陽先生的讒言,說這兒屏立南郊,氣勢非凡的南華山和與之一脈相承一頭扎入沱江的奇峰,就是他要尋找的龍頭。并由此推斷出總有一天這地方會有人出來問鼎中原,真命天子將出。那位朱皇帝豈能容許邊遠的鳳凰有他潛在的對頭?于是朱筆一勾,龍頸被押,鳳凰風水遭毀滅性破壞,鳳凰再也出不來皇帝了。
這些老一輩的老一輩留下的傳說,我們遑論真假,但橋是有了。而橋下的那條潭,自古以來就叫“回龍潭”。靠近南岸,以前依山傍水還修建有一座“回濤閣”。清代詩人王家賓還為此作待一首:“危樓俯瞰碧波寒,回繞苔磯涌雪湍。絕似中流擎砥柱,不教江水起狂瀾。”民間還傳說,虹橋的三個橋拱各垂一把鋒利寶劍,被斬的蛟龍依然想苦心修煉,回歸大海,無奈三把利劍無情威逼著它,它一動蕩,疼痛難忍,于是天潑大雨,電閃雷鳴,荒洪滔天。是真是假,由人遐想,不過在民國3年(1914年),沱江的確長了一次三百年未遇的大洪水,流量每秒達1200立方米,上游被洪水掠來的房屋、樹木漂過橋頂,席卷而去,南岸一號橋孔上游拱圈被沖打撞壞一米多寬的口子,一號橋墩的分水尖被撞,虹橋,受到重大創傷。這時新任湘西鎮守使的鳳凰人田應詔,為了表現革命后的改革和新政,美化鳳凰古城,主持修復虹橋。
2001年4月8日下午,國家總理**親臨此樓,激動之情露于言表,并在此欣然揮毫,留下“** 辛已春 鳳凰城”珍貴墨寶。
全天
虹橋風雨樓相關線路
景區資訊
熱點資訊
12月11日-12日,由中國旅游研究院和中國旅游協會主辦,以“政策促進、產業創新與旅游復蘇”為主題的2022中國旅游集團化發展論壇在北京和上海舉行。論壇期間正式發布《中國旅游集團化發展報告(2022)》,同時公布了...
Read more
日前,中國旅行社協會發布第五屆中國旅行社協會行業榜單,華僑城旗下華僑城旅行社再次入選“旅行社品牌20強”,并榮獲“優質療休養服務企業”獎項,企業綜合實力再獲行業認可。.“中國旅行社協會行業榜單”是中國旅...
Read more
12月11日-12日,由中國旅游研究院和中國旅游協會主辦,以“繁榮與重構”為主題的2023中國旅游集團化發展論壇在上海召開。論壇發布了“2023中國旅游集團20強”榜單,華僑城集團再次上榜,連續15年位居前列。▲2023中...
Read more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旅游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充分肯定改革開放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旅游工作取得的顯著成績,旅游業日益成為新興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和具有顯著時代特征的民生產業、幸福產業,同時指出“新時代新征程,...
Read more